事务知识
导游证考试网发布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,更多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相关信息请访问导游证考试频道。一佛教起源 我们这两天的旅程是峨眉山和
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
导游证考试网发布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,更多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相关信息请访问导游证考试频道。

一佛教起源
我们这两天的旅程是峨眉山和乐山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可是称之为一次佛教之旅。佛教发源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,创始人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的古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。佛经上讲,佛主诞生于公元前565年的中国民历初八。这一天,他的母亲游玩于兰毗尼花园中,看见一棵无忧树枝叶繁茂,于是便举手摘花,这时,王子便从她的右胁降生。悉达多一落地,便能行走,在他走了七步后,地上便涌出七朵莲花;与此同时,天空中出现了九条巨龙,喷洒香雨,为其沐浴。王子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说道:“天上地下,为我独尊”。这便是佛经上讲的佛主降生时“九龙浴太子,七步观莲花”的故事。佛主降生时,正是中国农历初八这一天,于是,中国人把这一天称为“浴佛节”。
佛主生活的年代,正是古印度波罗门教统治时期,该教推行种族至上的种姓制度,人民遭受种姓压迫与歧视。对此,王子很很感苦恼,怎样才能帮助人们解脱苦难呢?在29岁这一年,(还有一种说法是19岁)他出家苦修,历经6年,但还是没有结果。于是,他来到酒河边的一棵菩提伽耶树下,双腿结跏而坐,静思默想。经过七天七夜,终于醒悟,找到了解脱痛苦的方法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证悟成佛。佛主最初在鹿野苑转动*,宣讲佛理,然后周游四方,弘扬佛法,普渡众生。由于他所宣扬出家修行的思想提倡众姓平等,具有反婆罗门种姓制度的精神,所以,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,佛法得到广为传播。佛主在传教45年后,他已80岁的高龄,最后在拘尸那迦的两棵菩提树之间涅磐了,即圆满地成佛了。因为悉达多是释迦族人,又能够“牟尼”,牟尼在梵文中的意思是“寂而得智慧,仁而利人群”,于是人们便称他为“释迦牟尼”,即释迦族的圣人、隐修者。人们通常称其为佛陀。而“如来”、“如来佛”是释迦牟尼的名号。
二佛教教义
佛教中认为,人生是无常的,充满痛苦的,只有信奉佛教,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,进入涅磐境界。这种道理是通过佛教中的“四谛”,“五蕴”,“十二因缘”等教义表现出来的,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深入研究了。
信奉佛教,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,才能得成正果。那么,怎样修炼成佛呢?佛教认为,坚持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,靠“经、律、论”三藏。三学中,戒为戒律之学,定为禅定之学,慧为智慧之学,这些都是指如何学习佛理的问题。三藏中,经藏为释迦牟尼说法言论的汇集,律藏是佛教戒律规章制度的汇集,论藏则是佛主几大弟子对其理论、思想阐述的汇集,总称为三藏。坚持三学,精通三藏,便可成正果。例如,中国唐代西天取经的玄藏法师,他精通三藏,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或唐三藏。
三佛教历史
佛教分大乘教和小乘教两大派系。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,佛教内部因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,逐渐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系统。公元前1世经,印度南部的大众部产生了大乘教。“大乘”即“大的运载物”意思是可以运载众生到达涅磐的境界,即人们常说的“普渡众生”。而坚持“四谛修行”的原始佛教,便被大乘教称为小乘教。小乘教修炼的重点在于“自我解脱”和立地成佛。在中国,大部分的信徒都信奉的是大乘佛教,只有云南地区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信奉小乘佛教。
佛教传入中国有两条路,一条是从印度经中亚,沿着古“丝绸之路”,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,由古印度高僧带到中国来的。另一条则是通过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传入了中国的云南一带。史料中记载,公元64年,汉明帝派使臣蔡惮等人前往天竺取经,在途中遇见了天竺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,迎到了佛像与佛经,于是便一同返回洛阳。于公元67年到达洛阳,朝廷以接待贵宾的专馆——鸿胪寺来接待。在这之后,凡是僧侣传教的住所便称为“寺”。因当时驮运佛经回洛阳的是一匹白马,于是便将洛阳的鸿胪寺改建为白马寺。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。
四佛教寺庙
佛教的寺庙,是供奉佛像,存放佛经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,也是僧人们生活居住的处所。在印度,寺庙被称为“僧伽蓝摩”,简称“伽蓝”。中国的寺庙,最初受印度“伽蓝”的影响,主要是石窟的塔院寺。唐朝以后,受中国祖庙、宗庙、祠庙殿堂等建筑的影响,逐渐由以塔为中心过渡到了现在的以大殿为中心。由唐代开始,到了明代,中国佛寺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: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,安排着几重大殿。一般情况下,依次是山门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和藏经楼。两侧分别设有钟楼、鼓楼、禅堂和斋堂。特意设置的还有观音堂、药师殿、罗汉堂以及僧房等。在中国也还保留有许多石窟寺庙。如龙门石窟、云岗石窟、敦煌石窟等等。这些石窟,现多用于供奉佛和菩萨。
五佛教中人物等级
在佛教中,主要供奉的有佛、菩萨、罗汉,以及护法天神。佛——在梵文中被称为“佛陀”,意思是“觉者、知者”。觉又含有自觉、觉他和觉行圆满的意思。小乘教讲的佛专用于对释迦牟尼的尊称,大乘教除释迦牟尼外,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。在佛的下面,便是菩萨,梵文中叫作“菩提萨捶”,意思是“觉有情、道众生”,中国也称菩萨为“大士”。中国寺庙中常供奉“三大士”,即文殊、普贤、观音;加上一个地藏,便是佛教中常说的四大菩萨。再往下,便是罗汉,梵文中叫做“阿罗汉”,罗汉是小乘教中修行的果位。小乘教认为,获得罗汉果位者,即断了一切尘缘的烦恼,而进入到涅磐的境界,不再有生死轮回,受天人的供奉。而大乘教则认为,佛是第一境界,菩萨是第二境界,第三境界才是罗汉。在佛教中,还有16罗汉、18罗汉、500罗汉与800罗汉的说法,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。
在罗汉中,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,他便是我们熟悉的济公。济公确有其人,为南宋台州人氏,俗名李心远,出家后法名道济,曾先后住过杭州灵隐寺、净慈寺。据说他不守戒律,喜好喝酒吃肉,尤其是狗肉。他穿着破烂,举止痴狂,被称为癫僧。他化缘于民间,常救苦救难、见义勇为,嘲弄宫府劣绅,很得平民喜爱。在他死后,被尊为济公,说是“降龙罗汉”转世。在罗汉堂中,并没有他的位置,所以不是站在过道,就是蹲在房梁,形象也是哭笑不得。
除了罗汉,佛教中还有护法天神,护法天神又有“四大天王”,“金刚力士”等二十多种。佛教传入中国后还产生的一位特殊的护法天神,他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,三国时期的蜀名将——关羽。据说在他死后曾托梦与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:“还我头来,还我头来”。大师点化他:“你生前征战杀人无数,其死者又何处索头”。关羽顿时醒悟,皈依佛门,成了守护寺庙的伽蓝神。

宗教习俗--佛教文化

http://m.jjhyhg.com/wenmizhishi/5961.html

推荐访问:
相关阅读事务知识 
热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