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宣传
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(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),起义地点为武昌,是革命党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,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
辛亥革命“第一枪”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

  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(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),起义地点为武昌,是革命党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,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,打响了辛亥革命“第一枪”,成功夺取武昌,那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?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,希望能帮到你。

  历史背景

  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,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,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。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,终于在1911年(农历辛亥年)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。起义的胜利,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。

  武昌起义前夕,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,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,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。1906年,清廷抛出预备立宪,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,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;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,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,其父载沣摄政。

  导火事件

  1911年5月,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(其中七名是皇族),汉族有四名。被人称为皇族内阁。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,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。为取得外国的支持,以维护其统治,清廷将广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,然后再卖给外国,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——保路运动。

  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,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,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、罗纶为正副会长,以“破约保路”为宗旨,参加者数以10万计。清政府下令镇压。9月7日,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、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,枪杀数百请愿群众。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。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,将各处电线捣毁,沿途设卡,断绝官府来往文书。并在同盟会龙鸣剑、王天杰等人组织下,掀起武装暴动,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,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。

辛亥革命“第一枪”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

http://m.jjhyhg.com/lingdaojianghua/62910.html

推荐访问: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龙鸣剑
相关阅读思想宣传 
热点推荐